近日,辽宁省教育厅公布了2025年省级课程思政建设项目名单,我校遴选推荐的3个项目全部获批,其中,管理学院获批辽宁省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试点院系;《经纬交织育新人——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国家安全教育课程思政创新实践》《“三师联动、网课融合”协同育人模式创新与实践》两个项目获评辽宁省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典型案例。
我校管理学院坚持将课程思政作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环节,系统谋划、整体布局,引导教师守渠种田。通过举办“课程思政微课大赛”、教师教学创新竞赛、“课程思政教学工作坊”及建设经验交流会等系列活动,建立了以“思政育人”为核心的长效机制。深入挖掘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和育人价值,坚持“党建引领”和“知书达理”两翼护航,推动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程,积极推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着力构建“门门有思政、人人重育人”的生动局面,实现“育才+育德”双重效果。学院注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涌现出一批课程思政建设先进典型和优秀案例,1名教师获得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课程思政组三等奖。
《经纬交织育新人——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国家安全教育课程思政创新实践》案例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坚持“三全育人”理念,构建“显性教育(知识体系)+隐性渗透(价值塑造)”双轨模式,贴近我校土木建筑办学特色,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采用“认知建构(理论)-情感触动(案例)-行为内化(实践)”为主体的教学法,针对不同专业设计差异化思政映射点,培养理工科学生科技安全与科学家精神,培育文科学生强化文化安全与文化自信,将总体国家安全观贯穿教学全过程,实现立德铸魂。通过16个安全领域知识图谱构建专业自信、实现专业赋能,融入“安而不忘危”的中华传统安全观,实现文化固本。
《“三师联动、网课融合”协同育人模式创新与实践》案例是基于我校费烨教授课程团队提出的“学知识、悟人生”教学理念及实践探索,总结提炼出专业教师、思政教师、辅导员,三师联动、网课融合、寓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的协同育人模式。通过教师言传身教,形成课内课外、线上线下、时间和空间全覆盖的课程思政教学机制,设计知识、能力、课程思政成效的综合考核方法,强化学生价值引领,进而达成如盐在水、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多轮的课程思政实践表明学生已经逐步形成自我思想教育的群体效应,对螺丝钉精神、家国情怀、工匠精神等方面都有了更深的感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数字转化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上线也表明该育人模式具有较强的辐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多措并举推动课程思政建设高质量发展,系统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形成校、院、师“三位一体”协同机制,实现课程思政建设全覆盖。通过加强示范课程、教学案例、教材及团队建设,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专业学院联动,促进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有机融合。学校以数字化赋能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并常态化开展专题培训、教学竞赛等活动,全面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未来,学校将以获批省级课程思政项目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三全育人”格局,凝练特色、强化实效,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实保障。
撰稿:方秋雪 编辑:韩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