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校历 2022-08-01
2021-2022学年校历 2021-08-06
2020-2021学年校历 2020-07-10
2019-2020学年校历 2019-05-29
  更多>>
   
 
   
OA办公系统 2022-01-01
  更多>>
 
   
沈阳市城乡建设局 2019-06-17
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9-06-17
  更多>>
   
   
     
 
校长阎卫东教授为师生讲授疫情防控专题思政课
2022-05-19 10:45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筑牢师生疫情防控思想防线,坚定战疫必胜信心,用抗疫的生动实践汇聚事业发展的磅礴力量,用伟大抗疫精神助力学生成长成才,5月18日晚,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阎卫东教授以“用抗疫生动实践,汇聚事业发展磅礴之力”为题,通过网络直播方式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2021级100余名学生和人力资源处党支部全体党员讲授疫情防控专题思政课。

阎卫东从三个方面为师生讲授了一堂精彩的思政大课。

一是深刻理解党的人民情怀,阐释抗疫“致胜密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的世界观、历史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追求和崇高情怀。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不放松,坚持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充分彰显了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亲民、爱民的人民情怀和一手抓战疫、一手抓发展的战略定力。

二是深刻理解伟大抗疫精神,阐释中国人民良好品格。在同新冠肺炎疫情的殊死较量中,14亿多中国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同呼吸、共命运,肩并肩、心连心,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力量与担当。“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同甘共苦的团结伟力;体现了中国人民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压倒的顽强意志;体现了中国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实践品格;体现了中国人民和衷共济、爱好和平的道义担当。

三是深刻总结抗疫实践经验,推进学校事业跨越发展。实行校园封闭管理以来,学校从组织实施线上教学、加强后勤服务保障、加强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丰富校园文体活动等17个方面采取了有力的防疫措施,筑牢校园疫情防控防线。全面总结了学校师生员工在抗击疫情中所体现出来的听从命令、服从指挥、勇于担当、恪尽职守的宝贵品格和在疫情防控中采取的讲求科学、注重细节的精准防控方针以及坚持以生为本、人文关怀的育人情怀,增进了学生对学校防疫工作的认同,激发了师生齐心抗疫的信心和决心。

阎卫东向奋战在一线的广大师生,特别是校医院医护人员、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疫情防控志愿者、后勤保障服务人员等表示敬意和感谢,并对学生们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要充分认识当前疫情防控的重要意义,深入了解国家为坚守疫情防线付出的巨大努力,进一步坚定信心、克服困难、团结一心、守望相助,共建平安和谐校园。二是要自觉弘扬伟大抗疫精神,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在学习和生活中主动配合校园防疫工作,充分展现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三是要把伟大抗疫精神落实到学习中,把个人的青春梦想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勇担社会责任,将来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施展抱负,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同学们纷纷表示,感谢学校在疫情期间为保障在校学生生命安全所做的多重努力,要向身边抗疫模范人物学习,积极投身校园疫情防控第一线,争做新时代伟大抗疫精神的忠实践行者。

学校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持续深化思政课守正创新,深入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为青年大学生成长注入强大动能。本次思政课是深入落实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组织全省高校开展伟大抗疫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的具体举措,是深入推进“三全育人”长效化机制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响应了高校领导干部带头讲好融入伟大抗疫精神思政课的号召。学校将把疫情危机转化为育人契机,把抗疫精神转化为育人力量,切实发挥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用,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勠力同心、锐意进取,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学校事业发展上主动担当、积极作为!

撰稿:杨振权 编辑:韩丹

关闭窗口